來自日本的畠中明男爺爺以及山口洋子奶奶,重返金瓜石尋找他們小時候在臺生活的記憶,雖然礦山的景色有些變化,但能再次走在聚落中,看著老照片裡的金瓜石笑談著回憶,他們都覺得很滿足。
在金瓜石時雨中學下方,有一處由三條平行排列的日式建築所組成的宿舍區,俗稱三爪(列)厝,在日治時期提供給日本監工居住的宿舍,民國時期亦有臺金公司職員居住於此。三爪厝房子大多已改建,僅存少數仍可見到日式建築的樣貌。
金瓜石祈堂路路口曾有一家「金德發商號」,販賣各式各樣食品、雜貨、生鮮蔬果等等,曾參與經營的董貴菊女士憶及,金德發雖然是店名,但街坊鄰居都稱「新店仔」,從阿公開始歷經三代至民國101年止,約有百年時間。
熱愛故鄉的吳大哥,認為金瓜石最有特色的就是這些蜿蜒的小徑,時常不經意的在某個轉角,就會發現讓人懷念的老房子和過往回憶。他希望在走訪社區的過程中,把記憶中家鄉的美,和遊客分享。
夏日晴空萬里,冬日煙雨朦朧。 金瓜石彷彿千面女郎, 隨著季節不同,展現千變萬化的風貌。
蔚藍的大海,翠綠的山巒,古樸的房舍,蜿蜒的小徑。偶然一陣細雨,帶來幾抹淡淡雲彩,為空氣中平添一股清新氣息。
金瓜石擁有非常獨特的礦業史跡,本路線引領您走入鮮為人知的秘境小道,感受特殊的礦業景觀與四季不同的金瓜石美景,沿途細細述說的金瓜石故事,讓您深入體驗不同的在地風情。
金瓜石擁有非常獨特的聚落人文,本路線引領您走入鮮為人知的秘境小道,感受特殊的礦業景觀與四季不同的金瓜石美景,沿途細細述說的金瓜石故事,讓您深入體驗不同的在地風情。
佇立的石造基座,曾經撐起金瓜石醫院,見證許多人的悲喜苦樂,在它身上也發生了無數變化。
您對金瓜石的印象是什麼? 是曾經盛產金礦、繁華似錦的「黃金山城」, 還是電影中芒花飄動、細雨紛飛的「悲情城市」?
金瓜石在日本人經營之前,僅在本山礦床露頭周圍進行零星開採。直到1897年,取得採礦權的田中長兵衛(田中組)採用有系統、計畫性的經營方式開採金瓜石,並引進了當時最先進的製煉技術與設備。1905年發現硫砷銅礦,由此轉為金銅礦生產,並在水湳洞建設乾式製煉廠,處理含金硫砷銅礦。
金瓜石地區過去有許多日式屋舍,通常作為公司職員及眷屬宿舍,齊整的格局、黑瓦、地上一層平房等等是其特色。